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再再再次搬出武夷山胡歌的金句名言。
“世界上只有两种肉桂,一种是牛栏坑肉桂,一种是其它肉桂。”
这天,遇到有人提。
“那牛肉又有哪几种?”
风驰电掣间,麻花就想到了一版搞笑回答。
如果是单问牛肉的本义,那它可以是香辣的,也可以做成红烧。
但武夷岩茶里的“牛肉”,全称牛栏坑肉桂,它的分类也特别简单。
一类是买得起的,一类是买不起的。
一类是喝得起的,一类是喝不起的……
搞笑归搞笑。
正儿八经地聊起“牛肉”岩茶的分类,还是能划分出不少门道的。

《2》
第一,按“牛肉”生长部位分。
之前听到有人拱趴。
对方称,他在天心村认识有熟人,家里有牛背、牛腰、牛尾巴上的“牛肉”。
这番话一出,众人当即笑作一团。
和牛排的部位区分类似。
牛栏坑肉桂按各家茶地位置的不同,的确会产生风味差别。
不过,所谓牛背、牛腰等民间分类。
每家说法不一,尚未统一。

再加上,牛栏坑的范围不大。
沿主路走完全程,手机步数增加的不过是三千步左右。
拥有牛栏坑山场资源的坑主,大约是二十来户。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
决定不可能单单一户人家,当初在分茶地时,就能分到好几片不同区位的牛栏坑山场。
所以,前面那句“我认识有熟人”之类的话,可信度不高。
牛栏坑作为狭长的山沟沟,整体上是V字形山场,边上两山夹峙,受两边风化岩的遮挡,坑内拥有半阴半晒,日照时间适中的良好先机。
日照适中,光照温和不强烈,漫射光居多,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坑内的茶树,积累下充足的有机物。
而在坑的内部,有涧流溪水经过,为周围环境保持了温润的空气,给予茶树充分的润泽。
狭长的牛栏坑内,茶树分布的各区域,受日照、温差、风化岩、落叶腐植等不同因素影响。
茶青鲜叶内部积累的风味物质,亦会有所差别。

比如,牛栏坑左右山壁两旁的茶树(简称为岗上),和坑底的茶,香气不同。
岗上的茶,日照适中,当太阳晒到V字形山壁的一侧时,另一侧是阴的,属于典型的半阴半晒环境。
而坑底的茶树,在一天当中,只有中午那一小会,才会被太阳晒到。
日照时间不同,呈现在茶汤的香气上,则岗上的茶,香气要更高扬,而坑底的茶,香气更沉稳内敛。
又比如,朝向的不同。
东西走向的牛栏坑,两侧岩壁底部的茶地,一侧是坐北朝南,一侧是坐南朝北。
建房子时,讲究坐北朝南,光照更强。
但对喜阴的茶树而言,朝北向的光照更弱,更利于柔滑汤感的形成。
再比如,地势的不同。
从坑口的亭子处,一直走到坑尾,一个地势高些,一个地势低些,风味会有差距。
最后,再补充一点。
坑底的茶树,距离溪流更近,获得的水汽滋养更充足。
而种在两侧岩壁底下,依山势搭建而成的茶地里,可以近距离获得风化岩的剥落碎屑,更利于形成明显的岩韵特征。
再加上,顶上的高大树木栖息着不少鸟类,会有枯枝落叶+鸟粪组合而成的天然肥直接落在茶地上。土壤养分含量更高。
胡歌家的牛肉,就分布在一侧山壁上。
春茶季在直播时,中间还屡次有嘹亮的鸟叫声乱入,热闹得很。
聊回正题,牛肉的“部位”,跟买高层房子,是一个道理。
低楼层VS中高楼层VS高楼层,各有所长。
个中滋味究竟如何,关键得靠喝过/体验过,才能得出结论。

《3》
第二,按“牛肉”工艺分。
武夷岩茶的工艺繁杂,讲究多。
最重要的制茶流程,可分两类。
一是做青。
一是焙火。
有一年立冬,我们喝了一泡手工摇青牛肉。
是老制茶师亲自操刀的。
原本上,能喝到一泡牛肉,已经让人激动得连发朋友圈了。
更别提,有手工摇青加入了。
现在的武夷岩茶,绝大部分是机器摇青,机器摇青效率高,更省人力,适合现在的做茶主流。
而手工摇青,比较传统,但很费人力。
也就是牛栏坑肉桂这样金贵的原料,量不多,能少量进行手工摇青,加持高端茶的砝码。
熟练、有经验的手工摇青,好处也很明显。
至少可以实时观察青叶的变化。
一旦叶片摇青程度适中,叶缘变色,达到特定程度,即可及时察觉,尽早进入下一道工序。
不易出现做青过头的情况。
做出来的“牛肉”,更能保障鲜醇、爽口风味。
至于提到焙火程度的区分,讲真的,虽说各家的做茶工艺不同。
但面对牛栏坑肉桂这样的高端材料,各家在制茶时,还是侧重于将火功焙足一些。
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醇厚、绵柔,饱满汤感。
与此同时,因为慢工才能出细活。
正常来说,牛栏坑肉桂的上市时间,没有那么早。
甚至,要比其它山场的肉桂,更迟那么些时日。
这点其实不难理解。
作为最高端的肉桂,各家坑主们在加工时,肯定对其寄予厚望。
希望自家的牛肉,能以最好的风味面貌呈现。
制茶时,必然是反复斟酌,反复精修,而不是急于一时!

《4》
第三,按“牛肉”价格分。
牛栏坑肉桂的身上,有“断货王”这样的光环。
据说,这是每年最快售罄的一款茶。
炙手可热,热门得很。
岩茶里,牛肉的抢手原因,一是品质好,正岩核心出产,其它肉桂无出其右。
二是产量真的太少了。
逢年过节,如果有打算送一泡两泡牛肉出去挣面子。
那么,每逢上新,必定得早早瞄准才行。
迟了,很有可能就没货。
整条坑内,一年能产出的牛肉不过1500斤左右。
平均分下来,二十多户拥有牛栏坑资源的坑主,自家一年能做出七、八十斤牛肉。已经算是大户。
如此量少而精的前提下,决定牛肉这款茶,各家必定是限量出售的。
不可能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源源不断。在月销可观的前提下,还能从不断货。除非,这商家卖的不是真“牛肉”。
产量有限,知名度高,市场需求度庞大。
供求关系紧张,决定了牛栏坑肉桂的身价,不会低。
要是一款牛肉的价位低,平均只要几百或者几千,就能买入手。
那么,它就不是真货了。
或者说,整斤茶里估计就只有几根“牛肉”的条索而言,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拼的,用料极度不纯。
以市场价的行情看,牛栏坑肉桂的平均身价,每斤要以万元为单位。
远远低于市场均价的,不可能是真货。
再说一句大实话。花5、600千左右的价位,可以一斤买到风味还不错的正岩肉桂。但买不到“牛肉”。
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
物以稀为贵。
古往今来,从未改变。

《5》
现在已经过了寒露,福建这边,正式有了秋意。
原本在一年四季里,这时候去武夷山是最合适的。
气温不冷不热。
秋天的风景好。
再加上,还有大量好茶密集上新。
这时,再去景区里逛逛,像散步式地走走牛栏坑。
看看流云,听听鸟叫。
幸运的话,还能在牛栏坑那邂逅到白鹇。
光是想想,就觉得惬意。
不过入秋以来,忙着店里的杂事,还没能去一趟。
现如今,胡歌家的牛肉到底什么时候正式出山?
到现在,麻花还没收到准数。
本着“喝好茶要耐心”来看,也不好去催他。

只好喝着前阵子刚寄下来的,山场就位于牛栏坑隔壁的天心岩肉桂,暂缓相思了。
牛栏坑肉桂这样的茶,是有魔力的。
每年不喝上一、两泡,总觉得缺了什么。
众多岩茶里,一种叫牛肉,一种叫其它肉桂的评价。
其实是很客观的。
唯有经历过漫长等待。
才能深刻体会,过尽千帆皆不是得深深惦念啊。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作者:79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webdesign.net.cn/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