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宴者都是能诗会赋的文臣,故而又有“重华文宴集群仙”之名。乾隆十一年,参加茶宴的人数为满汉大臣、王公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解的内容是茶宴,这是因为有很多的朋友对于宫廷茶宴,宫廷茶皇,宫廷茶艺表演等问题不是那么的了解,对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了以下内容,大家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文章配图 故宫
茶宴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择一吉日举行的饮茶作诗的活动,始于乾隆初年,在乾隆皇帝的潜邸重华宫举行,与宴者都是能诗会赋的文臣,故而又有“重华文宴集群仙”之名。
起初,参加茶宴的具体人数并没固定,只是选能诗者赴宴。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参加茶宴的人数为满汉大臣、王公十八人,取唐太宗“十八学士登瀛洲”之意。
其后,又增至二十八人,乾隆皇帝自喻此数符合“周天二十八星宿”。
文章配图 重华宫
《国朝宫史·典礼卷》记载:“每岁新正特召内廷大学士、翰林于重华宫茶宴联句,奏事太监预进名签。既承旨,按名交奏事官员宣召入宫祗候,届时引入。”
茶宴时,皇帝御重华宫正殿,王公坐重华宫西配殿,大臣坐重华宫东配殿。
宴前,乾隆皇帝当场出题,按规定作诗联句。其内容广泛,有对景物节令的赞颂,也有纪念军国大事的,如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的“元宵联句”,乾隆十二年的“爆竹联句”,乾隆三十九年用《四库全书》书名联句等。
文章配图 乾隆皇帝
茶宴所饮之茶并非是清香醇厚的香茗,而是用梅花、佛手、松子仁加雪水烹制的“三清茶”,食用清宫特制的满洲饽饽。
乾隆十一年御制《三清茶诗》的副标题是“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在这首诗中,乾隆皇帝咏道:“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足铛,沃之承筐雪。”
乾隆帝御笔芝兰室
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三清茶联句中御制诗句为:“高节为邻德表贞,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拈花总在兜罗手。”寥寥数语,把“岁寒三友”及其含义和盘托出,寓意深远。
茶宴之后,皇帝要对诸臣进行颁赏。赏赐物有荷包、如意、画轴、端砚等,还能把三清茶碗“怀揣以归”。
网络配图
大臣将参加茶宴看成是最高荣誉,他们把赏赐的荷包悬于胸前,把三清茶碗捧在手中,走出紫禁城,令旁人羡慕不已。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作者:79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webdesign.net.cn/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