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 hai


西南季风浸润的苍茫森林
是“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神秘的源头
横断山脉塑造的山川河谷
勾勒了勐海壮美的轮廓
地壳运动沉积的万亩良田
点缀着勐海斑斓的大地

勐 海
勐海系傣语地名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46.56公里。勐海与茶而生、因茶而盛,制茶贸茶历史已逾千年。据勐海县志记载,勐海西汉时属益州郡,唐(南诏)时属银生节度,“普洱茶古属银生府”(清阮福《普洱茶记》),1700多年树龄的巴达野生大茶树,800多年树龄的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普洱茶源圣地的有力印证。


湿地公园


千年前
在神秘而古老的茶马驿道
勇者们跋山涉水、跨越蛮荒
风餐露宿、任随烹茶
用“一片树叶”打开了连接外部世界的通道
1941年,这片“树叶”为支援抗战
勇者们在这方热土开创了机械制茶先河
成为普洱茶工业发展先驱
解放战争时期
勐海儿女不负勇者之名
在车佛南地区最早进行反蒋武装斗争
勐海全境解放后,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勐海茶产业迅速恢复
先后列为全国产茶重点县、国家茶叶出口县
全国普洱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历史烟尘的足迹和马蹄烙印
镌刻着多少沧桑、繁华、理想和感动

(朝阳晨雾中的勐海县城)

茶马古道


当下的勐海,继续演绎着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者传奇
将曾经的瘴疠之地建设成为“滇南粮仓”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林中有茶、茶在林中、林茶相间”的宜茶环境
造就老班章、贺开、南糯山、那卡、章朗
曼夕、曼糯等一座座知名古茶山




(2020年末,勐海县有野生茶树群落约12万亩,栽培型古茶园4.6万亩。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90.7万亩,干毛茶产量3.17万吨,精制茶产量1.58万吨,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120亿元,是云南省唯一突破百亿元的产茶重点县)。

(勐海解放纪念碑)




勐海茶区域品牌享誉茶界
世界各地的茶商茶客云集于此
勐海工业园区茶厂林立,大益、陈升号
、雨林古茶坊、今大福、八角亭、
七彩云南、福海、和合昌、中吉号、
神益等300多家精制茶企
生机无限、活力旺盛

(大益馆:寻根普洱茶的好去处)

汉、傣、哈尼、拉祜、布朗等
9个民族世居于此
25个民族、35万人和衷共济
在5368.09平方公里的勇者之地创造了
独特多元的地域文化
民族普洱茶文化魅力成为
勐海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土锅茶”“竹筒茶”“酸茶”“土罐茶”等民族饮茶
制茶工艺以时光煮水、一叶品千年


滇南粮仓勐遮坝子

勐海吉祥物——“勐勐和海海”
守护着这方勇者之地
茶树、茶花作为“县树”“县花”
见证着勐海跨越发展的全过程


勐海城市logo、茶王广场、茶元素雕像等
为这座边陲小城打上了
普洱茶文化符号和烙印
班章大道、雨林大道、七彩大道
帕沙路、曼迈路、曼糯路、贺开路等
城市道路的更名
形成了乡愁满满和茶香满溢的城市记忆




中国与茶皆在复兴之路上崛起
勐海承载着普洱茶产业的
探索与阵痛、光荣与梦想
新时代
勐海将继续用行动诠释勇者精神
“以茶兴县”“以茶名县”
以匠心书写勐海茶产业
更健康、更美好、更可期的未来

(雄伟的打洛国门)

本 期 编 审:刘应枚
主 编:陈启发 依 腊
编 辑:吴永文
来 源:县政府研究室、县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作者:79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webdesign.net.cn/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