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大刀剖黄鱼”原创
…………………………………………………
网传上海南汇有14岁初二女学生“坠楼”,并留有遗书。
网上流传的,只有小姑娘手写的三页遗书,以及那十来字的最后提醒,希望大人帮她把最后踩过的塌塌米擦净。



这事在网上发酵已经好多天了。如果是假的,这么大动静,当地官方一定会辟谣。
我也在等待辟谣。
多么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她这么小,除了写作业,她还什么都不懂啊,所以一直没有动笔写这篇文章。
可是并没有等来辟谣。
除此之外,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有那几张薄薄的纸片还在。
那薄纸片上稚嫩的笔迹,似乎在轻轻的说:这人世间啊,我来过,可我又走了。
是啊,你来过,可是小妹妹,你走向终点的脚步太快了,都没能等到放下沉重的书包,在草地上坐下来,笑眯咪地看蝴蝶飞来飞去——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你听说过这故事吗?
一切都在你纵身一跃时停止。
在空中的一瞬,如果你还带着满腔怨怒,那是对加在你身上山一样学业压力的抗争,我理解。
如果枕着一身轻松而去,那是你向往解脱的愉悦,我也理解。
但这真的很痛心,真的痛彻心肺。
我毫不掩饰对教育的叹惜与失望。
每一年,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自杀,可能没人确切统计过数据,因为这大概率是无从统计的。
但只要你留心,你就会发现,这种事并不是偶发性的,而是普遍性。
某百万人口的小城市,隔一两年就会发生数起类似事件,而学校往往会做工作,不让家长说是学习引起的。今年好像又发生过一起。
只有在网上,你才能找得到无数类似学生自杀的消息。
很多机构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过调查,结果各种各样,但大至趋同的是,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集中在学习方面。
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偏差。
南汇那个小女生的父母,之所以歇斯底里打骂女儿,最终把女儿逼上绝路,那是因为他们的心理也出了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那是因为空气中到处弥漫的教育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又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代表,不停地向家长和老师灌输和轰炸,这种观念,也在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双倍放大后,又转身扑向孩子。
而社会上的教培机构,趁机煽风点火,以售其奸,从而恶赚一把。
反过来,由于这种恐慌思潮引的教育培训,让一些孩子的成绩得到提高,从而引起其他孩子家长的恐慌,从而促使他们也投身培训大军。
这时,由任课老师组成的培训方队,也顺势踢着正步出场了。
肥水岂能尽流外人田。
不知外地行情如何,咱们舟山这儿,自己老师上实习课,一节课二三百元很普遍,三五百也常见。据说还有八百一千一堂课的。
不知道家长是怎么想的。掏这笔钱时会不会肉痛。
但为了孩子,肉痛也只能往外掏。
家长们大致上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所以这笔钱只能掏。但是如果家长掏了钱而孩子还是学不进,那时又气又急又肉痛钱,棍棒咒骂就会一齐呼啸而出。就像南汇那家长一样。
但有的孩子虽然聪明,但读书就是读不进,我们本地话叫没有“书心”,学别的却很灵光,一点就通,这种人,你能说他不是人才吗?
但是对不起,按照当前标准,那就是笨蛋。
还有,这种培训有必要吗?
如果一道题有15种解法,难道我们有必要学会所有解法?
其实根本没必要。但要是参加培训过的孩子都会15种解法,而你家没培训过的孩子只会1种解法,那么对不起,你的成绩肯定比不上这些培训过的孩子,考试时的分数自然落后。
而这14种解法,正是教育“白卷”的写照。
当然,如果冲着当科学家的路子,那么这样的学法是必要的,但对于普通学生,纯属多余。
或者还可以这么比方“内卷”:
本来标准是要求开出一朵花就够了,但张三为了把别人比下去,就在花上雕字。李四一看,光雕字还不够,我干脆再在花上雕一朵花吧。王五一看,你雕了字,还刻了一朵花,不行,我得刻两朵,怎么着也得把你比下去。
说白了,都是活活给吓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让人家比下去,长大了找不到好工作。
但你要说这事都怪学校和老师,那也冤枉。他们其实也是不由自主地被卷入这场可笑而可耻的折腾的。
学校还有升学率呢,这里面不仅仅是面子问题。
造成这一切的,其实是根子出了问题。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模板下,所有一切都应运而生。这话也只能说到这里。
教育界高人打的那一手“百花错拳”,那是拖泥带水,功力深厚,也不必一一举例了。
民国大师辈出,现在有大师吗?
一个也没有吧。
我们还可以扳着指头数一数,我们有几个诺贝尔奖。正宗的、纯粹的中国人,只有三个,一个是莫言,现在还让人批得孙子一样,话都不敢说了。
另两个是杨振宁和屠呦呦,这两人还全是民国出生的。
犹记前任教育部长宝生同志的话,到2049年,中国的教育事业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中心。
当时分析,可能宝生同志已经自认为立于世界教育中心了,只不过暂时还未“稳稳”,有点醉八仙而已。
很纳闷,我们的教育究竟要把孩子教成什么样的人。
看现状,完全是朝只会做习题的机器人去努力。
放过孩子们吧。
为什么孩子们从小就有的爱心、温情、同情心,到长大后不但没有滋长和提升,反而在慢慢失去,而自私自利,暴戾乖张等恶习占据了无数人的心灵,难道我们不该扪心自问吗?
光会做习题的教育,那只是在培养机器人,应该感到可耻!
对教育的失望有多深,对学子的同情就有多深。
孩子们还有快乐童年吗?
南汇小女生的绝笔,不仅仅是对自己父母说的,也是是对每一个家长说的,更是对教育政策制订者说的。
你打孩子,骂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但他会放弃爱自己。就像这位小女孩一样。
如果应试教育还不改变的话,今后,每个学生都可能是这个可怜的上海小女生。
今天有一个新闻,说教育部长易人了。记得数周前,中科院院士项进鹏已经任教育部党委书记,现在再获任命为部长,双职一肩挑。
现在教育部有一个大动作,说是要大幅度减轻学生书包负担,并且出台了许多措施,而且细化到让学生每晚睡多少时间,这说明国家也看到了这个现象,真正重视起来了,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教育是民族的未来。热切期待着。
2021.8.20.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的原创文章,请将“大刀剖黄鱼”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赞”、“在看”!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作者:79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webdesign.net.cn/3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