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产品安全委员会副主席陈宗懋教授莅临天福茶学院讲学。为千名师生作了两场精彩的《饮茶与人体健康》的学术报告。陈院士首先就茶与人体健康作了历史回顾,他说:茶最早在公元9世纪由中国传到日本和韩国也是作为药用开始的,茶在17世纪传到欧洲,最先是到荷兰,在公元1657年传到伦敦,那时是在药房中出售,主要作为药用。茶与健康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高潮,日本科学家富田勋在1987年最早报道了茶多酚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活性的作用。他叙述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指出茶叶有抗衰老、防龋、提高免疫性、降压、降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活性等功效。数以百计的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的科学家研究证明了各种茶叶在活体内的抗癌效果。茶叶抗癌研究进行了4个阶段,活体外实验已完成,活体内实验已完成,临床实验基本完成,流行病学研究实验正在进行中。日本在1999年启动一个用饮茶预防全民癌症的两阶段计划。根据日本发表的资料,一个面向8522人(其中419名是癌症患者)、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每天饮茶10杯,女性的癌症发生时间平均延迟7.3年,男性平均延迟3,2年。
“饮茶可以预防和减轻许多人体疾病,可以作为身体调节剂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性。”这是陈院士的结论。在座谈中,有人提出,为何日本调查资料饮茶抗癌的效果男性不如女性?陈院士分析,男性因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了饮茶带来的益处。对于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存在差异性、西方国家饮茶抗癌的试验效果相对不够显著的问题,陈院士解释,这是由于饮茶习俗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东方人喝茶具有连续性,西方人习惯喝上午茶、下午茶,间隔时间长,茶的品种也不同。连续性的喝茶习俗使得在人体血液中保持有较高的和稳定的茶多酚浓度,因而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作者:79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webdesign.net.cn/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