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

在那个视频里,珠光宝气的中国女人用筷子吃意大利传统食物,其实其实就是暗喻中国人用杜嘉班纳的产品的样子。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解的内容是关于意大利品牌D&G辱华后那些所谓国外大牌时尚潮流的思考,这是因为有很多的朋友对于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意大利品牌名称等问题不是那么的了解,对此,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了以下内容,大家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

在那个视频里,珠光宝气的中国女人用筷子吃意大利传统食物,其实其实就是暗喻中国人用杜嘉班纳的产品的样子。女人用筷子(中国人的方式)食用了三种食物(食物代表杜嘉班纳品牌),第一种吃相难看,第二种根本没get到食物的正确食用方式,第三种迫不及待到连番茄酱都没有挑匀。吃相难看,糟蹋食物(你们中国人用我家dg简直是在糟蹋我家dg)。女人全程做作的故作矜持优雅的笑容,就像是一个想要融入西方上流社会但是又用力过猛以至于滑稽可笑得宛如跳梁小丑的暴发户,她身上琳琅满目的夸张珠宝也证实了她的暴发户身份,画外音最后还称赞了漂亮的珠宝,但是却没有称赞女人,明显是在说对金钱的向往,对人就没那么欣赏(连自个东家一起讽刺呢)

概括一下这个宣传片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们中国人用我杜嘉班纳的产品就是在糟蹋东西但是谁让你们有钱呢

我不知道这位创作者又婊又立的勇气是谁给的,既然清高成这样,来啥中国啊来,窝在你的意大利不开心么?拿着商业宣传片的片酬表达你富贵不能淫的不屈思想?啊,多么优越的西方文化就被你们中国人糟蹋了呢。真是优越的西方文化呢,真是优秀的西方教养呢。

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

恶心谁呢

这么清高,赶紧滚出中国,赚啥钱啊钱多俗气,您要的是高尚的自由。

明明知道中国市场很广大,却还是放不下自己白人至上主义的优越感。

明明拿着一个”筷子”的绝妙突破点,却创作了一种及其sb的宣传方式。

前期没探讨,后期没审核,全程找任何一个中国人看一眼都不会出这样的事故

是他们不认识任何一个华人同行呢?

还是说他们打心眼里认为中国人是一群连怎么吃东西都不懂的土著野蛮人,只配一边鬼叫一边把他们提供的名贵首饰挂在身上?

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希望大家借这个机会认清这些时尚界的套路。这不是一个孤例,这些人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和给皇帝做隐形布料衣裳的的骗子裁缝的思路一脉相承:靠踩低污蔑消费者的智商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因为一点料子都没有,所以他们兜售高贵感的途径只能是打击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的自卑和焦虑来挣钱。这个产业贩卖的是叙事(Narrative),而不是审美(Aesthetic)。

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那些还没翻车的大牌,他们的推广是不是也都是大同小异的居高临下的态度?也难怪最吃奢饰品营销套路的,是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的东亚文化圈—先是日本,再是我们。希望我们不要走到日本奢侈品消费文化催生援交现象泛滥的畸形程度。如果你连尊严都不要,谁又会因为你衣服上的Logo而高看你一眼?

如果这些产品真的有一颗审美内核,为什么没有像样的、系统性的Critic(批判)?那些时尚杂志上面流里流气的豆腐块评论文章,先不说有料没料,光是那狗啃一般的语言水平,稀里糊涂、不知所云的论证方式(如果可以被称之为论证的话)就无法和和正经的文学评论、电影评论、音乐评论、艺术评论相比。这是巧合么?他们其实都是艺术大拿、美学天才,只是恰好都是语言白痴而已?

意大利的品牌,意大利产品品牌

这不是单独一个DG的问题

而是很多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长久以来,许多人迷信的国外品牌,高端大牌,根本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厉害。揭开来其实也就一个草台班子,只是赶上了当年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远渡重洋的光环,让国人高估他们了。

典型的就是哈根达斯,国外超市货,国内居然一度是生活品质象征了

如果把哈根达斯理解成国内的”东北大板”,是不是就理解了?

(ps:东北大板都是自己一个冰柜,自带专柜的冰淇淋,指不定还瞧不上哈根达斯呢)

再比如:

露华浓在国外就是只有在超市的开价牌子,差不多等于国内的美宝莲

李维斯是国外大学生最爱,放到国内差不多就是优衣库吧

维多利亚的秘密很多人听着高端,其实国外是中低价位,差不多等于”南极人”保暖内衣?

依云,嗯,水中贵族是不?

日本超市一瓶依云88日元,而一瓶可口可乐的价格是~~~120日元

“欧洲的农夫山泉”

倩碧可以理解为国外的”大宝”

COACH当年该品牌不济之时,CEO路-法兰克福(Lew Frankfort)给予COACH新定位:”能轻松拥有”的年轻奢华品牌。其实就是转向平价时尚定位,国外价格只有LV的三折不到,对标国内,大概应该是七匹狼??

D&G成立20年,高端时尚品,但奢侈品里只是入门,换成国内,应该是劲霸?

把你们眼里的”国际高端设计总监”想象成劲霸男装的设计总监,那么各种犯蠢的言论和搞笑的公关,是不是一下就没那么难理解了?

请抛弃幻想,他们本就没有你想象当中的那么好

现在的许多小伙伴都能有比较正常的心态看待国外品牌了~所以对我举的几个例子不是很理解

但是2005年我初高中那会,还没有优衣库,李维斯那时的逼格真的是爆炸高呀。我小学的时候,肯德基还是非常时髦的快餐店~~价格很贵的。

可能许多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无法想象国外品牌那时的光环多耀眼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已经能更平和的看待国内外品牌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作者:79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ha.webdesign.net.cn/10895.html